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,居民消费水平日益增高,汽车不再是昂贵的消费品,在国内已实现了大规模普及,汽车保有量节节攀升。据公安部统计,截至2018年9月底,全国机动车数量已达3辆.22亿辆,其中汽车保有量22亿辆.35亿辆;自2018年以来,全国私家车数量每月增加161万辆。这意味着在过去的17年里,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从1609万辆增加到209万辆.平均增长率为35亿辆,达到14亿辆.3%。
虽然车很好,但仍有很多问题:
1.找车位难:不知道附近停车场的位置、空位数量,哪个更实惠;
2.现场找车位难:缺乏现场导航,入场后找不到车位;
3.停车后很难找到车:停车场空间大,环境和标志物相似,方向难以辨别,离开现场时往往找不到车;
4.支付排队:人工支付,现金零,手续繁琐;
5.出入慢:停车取卡还卡费时费力;
6.智能停车不够智能:现在很多企业还在圈定互联网 停车的概念停留在信息收集和共享的阶段,停车信息和数据无法分析。
智能停车系统是利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分析、处理和应用收集的停车信息,为用户和公共用户提供智能停车服务的信息系统。
智能停车的概念于2014年兴起。2015年,随着资本的涌入,200多家企业参与了智能停车建设。这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。一是传统的停车场设备供应商。云停车系统中的相关信息相对全面。云平台甚至可以通过智能应用操作和良好的客户体验,控制场馆内的设备来吸引用户。
3月28日,成都市智能停车标准体系编制工作全面完成,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3月26日正式公开发布实施。
《成都智能停车标准体系》包括《成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建设规范》、《成都停车场(图书馆)运营管理服务规范》和《成都共享停车服务规范》。其编制旨在进一步促进互联网 实现停车信息互联互通,保证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,提高停车行业整体服务水平。
《成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建设规范》明确了智能停车信息系统建设的术语定义、建设原则、基本结构和总体要求。
1、智慧停车平台普遍推广
随着城市智能停车平台数据量的快速增加,停车服务和应用将越来越广泛。道路内外开放、线上线下互动、社会资源共享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,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,进一步为公众和消费者提供方便实惠的服务。
2.新技术推广
随着我国5G商用推广、AI停车行业采用视频识别、移动通信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智能停车设备等智能停车相关技术指标,可适应更多的停车应用场景,善用户停车体验。智能停车还将与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相结合,形成产业服务体系,促进政府从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向城市服务的转型和演变。
3.无人化呈爆炸式增长
继智能停车三免费模式衰落后,无人值守、无意义支付、特殊服务等不同模式的界限更加清晰,管理更加精细,生态匹配更加完善,应用场景更加成熟,除了生产研究、生产融合促进停车行业,可能使无人值守、无意义支付呈爆炸性增长。
4.智能停车平台更广泛、更多样化
智能停车平台具有社会公共服务和市场运营服务两大功能属性。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主要用于2G业务,即公安交通管理、城市规划建设、城市管理、交通运输等城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公安稳定。市场运营服务功能主要用于2B、2C业务,即基于平台信息和数据进行增值业务或异业合作。